贝子
中药名。 见《神农本草经》。别名:贝齿、白贝、白贝齿。 为宝贝科动物货贝Monetaria moneta(L,)或环纹货贝Monetaria annulus(L.)等的贝壳。 分布南海一带。5~7月间于海边捞取,除去肉,洗净晒干。全体略呈卵圆形,长约2.5厘米左右,宽1.5~2厘米,高1厘米余。 表面光滑,黄色、黄白色、灰绿色,背部有横带及不明显的橘红色环纹,有的背部灰蓝色,周围有橘黄色环纹。壳口两唇周缘有齿12枚以上。 质坚硬。气无,味淡。 产于海南、西沙群岛等地。炮制时❶ 贝齿;洗净晒干,捣碎。 ❷ 煅贝齿:取洗净的贝齿,置坩埚中,入炉火煅红,取出放冷,捣碎即成。咸,凉。清热,利尿。治伤寒热狂,水气浮肿,淋痛溺血,小便不通,鼻渊脓血,目翳,痢疾。内服:煎汤(宜先煎),6~15克,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 ❶ 治下疳阴疮:贝子3个,煅红研末搽之(《简便单方》)。 ❷ 治鼻渊脓血:贝子烧研,每酒服6克,日3服(《本草纲目》)。 ❸ 治二便关格不通、闷胀:贝齿3枚,甘遂3铢,为末,浆水和服(《肘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