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蕙的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蕙的风 蕙的风诗集。汪静之著。亚东图书馆1922年8月出版。诗集展示了青年诗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熏染下的蓬勃朝气,其中有对劳动人民悲苦遭遇的同情,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有对新思潮的赞颂,等等。《西湖杂诗》用对比手法揭露“上等人”的虚伪和对轿夫生活的同情。《天亮之前》把中国共产党比作“新的太阳”,寄托了诗人对真理的一片赤诚之心。诗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抒写爱情的篇什。如《伊的眼》《过伊家门外》《别情》《太阳与月亮的情爱》等,从不同的角度淋漓尽致地抒写爱情的力量,坦率地表现现代人对爱的渴望,也是对封建旧道德旧思想的宣战。诗作率真坦白,无拘无束,反映了从几千年封建礼教束缚下获得解放的新青年的觉醒。 ☚ 别情 天上的街市 ☛ 蕙的风 蕙的风汪静之著。1922年8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收《蕙的风》、《伊底眼》、《乐园》、《微笑的西湖》等诗100首。 ☚ 红蔷薇 将来之花园 ☛ 《蕙的风》《蕙的风》
汪静之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它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它只迷在伊的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然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赏析】 这是诞生在“五四”反封建运动中的一首爱情诗。当时的中国虽然经过了辛亥革命,但旧的礼教习俗仍然牢牢地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对于青年人的婚姻问题依然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老宗法加以管束,至于青年男女要求恋爱自由更是绝对不允许的。然而“五四”革命终于向这种旧事物发起了攻击,中国青年为了切身的利益,为了争取恋爱婚姻的自由与自主,再也不能默默地忍受,而要进行斗争了。了解这特定的历史环境,对于理解《蕙的风》是有帮助的。古代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然而那蕙花连这样的境遇都不如,依然被深深地锁在园子里,它只能以自己温馨的香风去向自己所爱的蝶儿传递爱的信息。而领受到蕙花的爱意的蝶儿是钟情的,它到处寻觅蕙,既为了蕙的爱而感到幸福,又因一时见不到蕙而苦痛,但它决不退缩,正在全力地追求着。蕙与蝶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实在是对“五四”青年为爱情而斗争的精神的象征与礼赞。 对于“五四”青年的品格和精神,本诗并没有采用直接表白的方法,而是在创造诗歌艺术的审美意象中去表现的。那被锁在园里的蕙花的满怀幽怨以及她为了爱而向园外散发的香味,很容易令人想象到一位因爱情而被幽禁的坚贞不屈的少女;那到处翻飞、寻觅的蝶儿,也很容易令人想象到一位少年因爱情而陶醉的意态。这些交织一起的多彩多姿的意象群,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一幅春意融融的画图中,令你在无限的遐思中获得审美的情趣。 本诗尽管写的是一片花香蝶舞的春天景色,但其中却依然含蓄着一些“悲惨”的凉意。从表面上看,诗人无处不是对春色的描摹,但是,在这种实写里却又时时可以感到字里行间所流露的另一番比较朦胧的情愫。诗人运用这种虚实相生的笔法深化了这首诗的内涵。 《蕙的风》像湖畔诗人们的所有爱情诗一样,是新诗诞生以来出现的新品种和新风格,正如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里所说的:“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只是到了湖畔四少年才“专心致志”地创作出真正的爱情诗。从这一意义上看,《蕙的风》在创作上对新的爱情诗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开创意义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