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貒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貒肉 中药名。 出《唐本草》。别名:貒猪肉。为鼬科动物猪獾Arctonyx collaris F.Cuvier的肉。体粗壮,身长65~70厘米,尾长14~17厘米,体重约10公斤。生态与狗獾相似,自平原到海拔3000米左右高山上均有。住岩洞或穴居于地下。 夜间活动,性凶猛,视觉弱,嗅觉灵敏。杂食性,以植物的根、茎、果实或爬虫类、鱼类、小鸟、鼠类为食,亦食昆虫。 春季产仔,每胎约4仔。分布华东等地。冬季捕捉。味酸、性平。 入手、足太阴经。补脾胃,利水道。治虚劳羸瘦,水胀,久痢,小儿疳积。内服:煮食。 治十种水病:貒猪肉250克细切。上用粳米3合,水2升,入葱、豉、椒、姜作粥,每日空腹食之(《圣惠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