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象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象棋 亦称象戏、橘中戏、象弈,古代传统棋种。 起源于中国。《楚辞·招魂》:“菎蔽象棋,有六簿(bó同博)些。”时由2人对下,每方为6子,名枭(xiāo消)、卢、雉、犊、塞,塞有两枚。 枭为首,即主帅。各以困毙对方主帅为胜。北周武帝曾制《象经》。 唐人牛僧孺加炮,始成现代象棋雏形。《续藏经》:“昔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牛僧孺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棋矣。”棋盘河界可能出现于北宋后。取名“楚河汉界”系受楚汉相争时韩信作象棋教士卒传说影响。棋子原或作图样,如出土北宋铜质棋子中士为女将形,北宋后为字形棋子取代。北宋后期至南宋方形成统一规格,与现代大致相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