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貉★★☆ 05156名

háo 义同“貉(hé)”,用于“貉绒” “貉子”。另见hé;mò。 貉hé
名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狸,尾毛蓬松,毛棕灰色。穴居于山林或田野中,昼伏夜出,食鱼、虾、鼠、蛙及野果等。通称貉子(háozi)。(也说狗獾。)用法说明 hé 是文读,如“一丘之貉”;háo 是白读,如“貉子” “貉绒”;读 mò,是古代对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称呼。另见háo;mò。 貉mò
名古代称北方的一些民族。也作貊。另见háo;hé。
字源解说 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入侵。貉,金文 = (各,入侵)+ (豸,猛兽),造字本义:一种善于偷盗家禽家畜的食肉动物,形似野狗。篆文 调整左右顺序。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貉,北方豸穜。从豸,各聲。孔子曰:“貉之爲言惡也。”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貉,北方豸种。字形采用“豸”作边旁,“各”作声旁。孔子说:“貉用来比喻恶人。”
【字族索引】 各
【同音字】 háo hé m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