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诺 副词 用于对话中,表示许诺、同意或答应。 义即“嗯”、“好吧”、“行”。也作“喏”。 ❶ 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 (《左传·宣公三年》)——既而:不久。与之兰而御之:送给燕姞一枝兰花并让她侍寝。 辞:告诉。不才:地位低下。幸而有子:有幸怀上了您的孩子。 “将不信”二句:如果别人不相信的话,敢请以兰花作征信吗?名:取名,命名。 ”(《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句义:宁殖病重快死时,对宁喜说:“废黜献公不是我的主意,是孙林父要这样做。我如果死了,你能接回献公吗?”宁喜答道:“好吧。”黜:废除。即:如果。 ❸ 子墨子曰:“胡不见(xiàn)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墨子·公输》)——胡不见我于王:何不把我引见给国君?❹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子·外物》)——贷粟:借米。 邑金:封邑的租赋税金。 常:通“尝”,曾经。山岫(xiù):山洞。阿鼠:是周子文的小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