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诬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诬告 以陷害他人为目的,故意捏造或歪曲事实,向司法机关控告检举,意图使无罪者入于罪或使犯轻罪者入于重罪的行为。 始于秦代,《秦简》中有诬告及诬人的记载。《秦简·法律答问》曰:“甲告乙盗牛若贼伤人,今乙不盗牛不伤人,问甲何论?端为,为诬人;不端,为告不审。”秦代对诬人者以所诬告之罪论处。汉代对诬告亦有规定。 《汉书·宣帝纪》曰:“元康四年诏曰:告反逮受”。师古注云:“诬告人及杀伤人皆如旧法”。《唐律疏议》曰:“凡人有嫌,遂相诬告者,准诬罪轻重,反坐告人。”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关于诬告罪的规定。 中国现行刑法规定了诬告陷害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