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集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集传 诗文注。 ❶ 宋朱熹(1130-1200)撰。八卷(原二十卷)。 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乔寓建阳(今属福建)。 绍兴进士,历事高孝光宁四朝,任秘阁修撰等职,终官宝文阁待制。庆元中致仕旋卒。 曾自称云谷老人,亦曰晦翁。自号沧州病叟,又号遯翁。 穷究程氏(颢、颐)之学,后世通称程朱理学。著述甚丰。此书在《诗经》注释、研究中颇享盛名。主要因其释义简洁,切于原意,明白易晓,尝多新解。 朱熹解诗,初从《诗序》,后取郑樵之说,旋而摆脱《诗序》约束,从《诗经》本身探索诗旨,故能切中要害。如释《邶风·谷风》为“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以叙其悲怨之情。”其于文字音义,杂采毛诗、郑笺,间用齐、鲁、韩三家,而不拘于前人训诂旧说,能广涉社会现象,独出心裁。如谓《国风》为“民俗歌谣之诗”,“赋、比、兴”是写作手法,释义恰确,通畅易晓,至今广为《诗经》研究者及文学界所引用。 然亦有受《诗序》旧说及其理学观念影响之处。如谓男女相悦之诗为“刺淫”或“淫奔”之类。 此种历史局限势所难免。朱熹以后,解诗者多以《诗集传》为宗,科举亦以朱解为准,故此书对后世影响颇深。 有宋刻本及元刻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清刻本较多。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三编》有影印宋刊本《诗集传》二十卷,可见原书面貌。 通行本有一九五八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 嘉祐二年(1057)与兄苏轼同举进士,官至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后辞官隐居许州。与父洵、兄轼并有文名,人称“三苏”。其说认为《毛诗序》反复繁重,不似出于一人之手,因而疑为毛公所传,经卫宏集录而成。于是仅留诗序首句,以下余文尽行删汰。 自谓于先儒之说,“独采其可者见于今传,其尤不可者皆明著其失。”辙之删汰,非以臆断为之,实合于古人说诗之常例。 《礼记》论及《驺虞》、《采苹》等诗,皆以一语括其旨;蔡邕书《鲁诗石经》,也仅以一语为序。故辙说出而多有尊从者。 有明焦氏刻《两苏经解》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