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年《孙子算经》成书。《孙子算经》是《算经十书》之一,共分上、中、下3卷。书中记述筹算乘除法、分数计算、开平方等算法,弥补了《九章算术》的不足。下卷中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通称“孙子问题”,例如“鸡兔同笼”问题等,其中以第23题最著名。“孙子问题”和古代历法计算关系密切。 航海者发明了测量航程和航速的方法。据《南州异物志》(万震著)载:吴国航海者从船头把一块木片投入海中,同时从船头向船尾跑,看人与木片是否同时到达船尾,从而测得航速。然后根据时间来计算航程。航程的测定再配合对星斗位置高低的测量,就可以判断船在海中的大概位置,对于掌握航向意义十分重大。 嵇康用元气自然论解释声音的发生、传播,就像气味散播一样。 三国孙吴的葛衡曾制造出别致的浑象: 比人体大的空心球,在球面上布置星宿,各星均穿扎成孔窍。当人居于空心球内时,可看到从孔窍中透出的光,如看天上星辰一样。形象地演示了星宿的运行,是近代天文馆天象仪的远祖。 孙吴、西晋的太史令陈卓,“总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图”,绘制了圆形盖天式星图。总结了283星官,1 464颗恒星的中国古代传统的星空区划体系。 水利学著作《水经》问世,记载了137条河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记的撰写显著增多。著名代表作有王苑的《交广二州记》、顾启期的《娄地志》、韦昭的《三关郡国志》、顾夷的《吴郡记》、郭瑾的《临安志》、朱育的《会稽土地记》、周处的《风土记》等。 西晋杰出医学家王叔和撰《脉经》10卷,总结8类24种脉象,使古代脉学系统化,奠定了中医脉学诊断的基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脉学专著。王叔和还曾整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其得以保存流传。
工程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