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子散
方名。 ❶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9方。诃子(炮,去核)、炙甘草、厚朴(姜制炒)、炮姜、草果、陈皮、炒高良姜、茯苓、炒神曲、炒麦芽各等分。 为末,每服2钱,加盐少许,水煎服。功能温中散寒,和胃止痛。治脾胃虚寒,疼痛难忍,及霍乱吐泻。 ❷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生诃子、煨诃子、木香各0.5两,黄连、甘草各3钱。为细末,每服2钱,以白术、芍药煎汤调下。治泄泻日久,泻下稍减,腹痛渐缓。 ❸ 《兰室秘藏·泻痢门》卷下方。又名诃子皮散。罂粟壳(蜜炒)、橘皮各5分,炮姜6分,煨诃子7分。 为细末,水煎,空腹热服。功能温中祛寒,涩肠固脱。 治虚寒泄泻,饮食不化,肠鸣腹痛,脱肛,及久痢。 ❹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52方。 煨诃子、煨肉豆蔻,白术(土炒)、人参、茯苓、煨木香各1两,陈皮、炙甘草各5钱。为细末,每服1钱,姜汤调下。 治过食生冷,中焦虚寒,肠鸣胀痛,泄泻澄清,面白肢冷,不欲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