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春秋孔丘(前551-前479)的门人及其再传弟子辑孔丘及弟子言行录。 二十卷。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幼孤贫。曾任委吏、乘田等微职。 年五十由鲁中都宰升任司空、大司寇。年五十六摄行相事。 曾周游列国,返鲁后潜心整理古籍,教授生徒,为儒家宗师。本书内容甚广,涉及政治、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 其基本思想是崇礼乐、尚仁义、尊宗周、复三代,以“克己复礼”为生活准则,表现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神。许多言论是生活经验总结,简洁凝练,用意深远,有雍容和顺之风,已成为格言警句。 其人物音容笑貌、性格特征,皆跃然纸上,生动逼真。有关诗歌的兴、观、群、怨,事父事君之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论,实为古代文学理论的滥觞。 传本在汉代有齐论、古论、鲁论之不同。前二者早已亡佚,现流行的是鲁论。 邢昺《论语注疏》存曹魏何晏集解,删梁皇侃义疏枝蔓,讨论心性命理,为后来理学家所采纳。此编为《论语》一书最重要之注本。 有《十三经注疏》本。刘宝楠《论语正义》及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可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