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注
亦作“[补注]” ❶ 古书注释体式之一。 对原有注释加以补充或驳正。{唐}{刘知几}《史通·补注》:“而{刘昭}採其所捐﹐以爲补注﹐言尽非要﹐事皆不急……多见其无识也。”{宋}{朱熹}《<楚辞集注>序》:“及{隋}{唐}间﹐爲训解者尚五六家……今亦漫不复存﹐无以考其説之得失。而独{东京}{王逸}《章句》与近世{洪兴祖}《补注》并行于世。 ”《四库全书总目·楚辞·楚辞补注》:“{兴祖}是编﹐列{逸}注于前﹐而一一疏通证明补注于后﹐于{逸}注多所阐发。” ❷ 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注释。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新版引言》:“在这一次的改排中﹐我也尽可能地进行了删改;有因变动太大﹐不便删改的地方﹐则加上了补注﹐以免再度以讹传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