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
【释义】: 主谓 ❶ 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 唐·刘知几《史通·邑里》:“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后用以借指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奔之事。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❷ 指北宋末,宋高宗渡江,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中原士庶南迁之事。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臣伏睹方今,虽中原未复,然往者衣冠南渡,盖亦众矣。”△只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