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蜂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蜂蜜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白蜜,食蜜,蜜,石蜜,沙蜜。 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cius等所酿的蜜糖。为稠厚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白蜜),或橘黄色至琥珀色(黄蜜)。 夏季如清油状,半透明,有光泽;冬季则易变成不透明,并有葡萄糖的结晶析出,状如鱼子。气芳香,味极甜。 以水分小,有油性,稠如凝脂,用木棒挑起时蜜汁下流如丝状不断,且盘曲如折叠状,味甜不酸,气芳香,洁净无杂质者为佳。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味甘,性平。入肺,脾,大肠经。补中,润燥,止痛,解毒。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脘疼痛,鼻渊,口疮,汤火烫伤,解乌头毒。 《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名医别录》::“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澼,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内服:冲调,9~30克;或入丸剂,膏剂。外用:涂局部。 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肠滑泄泻者忌服。《本草经疏》:“石蜜,生者性寒滑,能作泄,大肠气虚,完谷不化者不宜用,呕家酒家不宜用,中满蛊胀不宜用,湿热脚气不宜用。” 先秤铜铫,知斤两讫,纳蜜复秤知数,次纳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尽,惟有蜜斤两在,止。旦服如枣大,含1丸,日3服。 禁一切杂食(《千金方》)。 上5味,先以猪膏煎杏仁黄,出之,以纸试令净,捣如膏,合姜汁,蜜糖等,合煎令可丸。服如杏核1枚,日夜6~7服,渐渐加之(《千金方》)。 先将芝麻蒸熟捣如泥,搅入蜂蜜,用热开水冲化,1日2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水适量,先煎甘草,陈皮去渣,冲入蜂蜜。 1日3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❻ 治疔肿恶毒:生蜜与隔年葱研膏,先刺破涂之,如人行2500米,则疔出,后以热醋汤洗去(《济急仙方》)。 ❽ 治口疮:蜜浸大青叶含之(《药性论》)。 现代临床用之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每日用新鲜蜂蜜100克,早、中、晚饭前分服;服至10日后,每日增至150~200克。或用蜂蜜60毫升,0.5%普鲁卡因40毫升,混合为1次量,日服3次。治疗烧伤,用蜂蜜涂布烧伤创面,能减少渗出液,减轻疼痛,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从而缩短治愈时间。用法:一般Ⅰ,Ⅱ度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经清洁处理后,即用棉球蘸蜂蜜均匀涂布,早期每日2~3次或4~5次,待形成胶痂后改为每日1~2次。采用暴露疗法。如痂下积有脓液,可将胶痂揭去,清创后再行涂布,创面可重新结成胶痂,迅速愈合。 对已感染的或面积较大的Ⅲ度烧伤,则可用蜂蜜纱布敷于创面,外用无菌棉垫包扎。冬天不便使用暴露疗法者,亦可采用此法。 蜂蜜中也可加入2%普鲁卡因溶液,配成2:1混合液使用,以减轻涂药开始时给创面带来的疼痛。治疗冻伤,冻疮,对于Ⅱ度以上有炎症及有分泌物的冻伤,用熟蜂蜜与黄凡士林等量调成软膏,薄薄涂于无菌纱布上,敷盖于创面,每次敷2~3层。敷盖前先将创面清洗干净,敷盖后用敷料包扎固定。 一般用药2~3次后,疼痛及炎症渐趋消失,3~7次可望痊愈。 对于冻疮,先用温开水洗涤患部,然后涂蜜包扎,间日换药1次。如未溃破的,可不必包扎。 治疗溃疡与外伤,年久不愈的慢性溃疡,可试用10%蜜汁洗涤疮口,然后用纯蜜浸渍的纱布条敷于创面,敷料包扎,间日换药1次。治疗皮炎,对过敏性皮炎及湿疹等,用蜂蜜100毫升,加氧化锌10克,淀粉20克,制成软膏外搽。 治疗角膜溃疡及睑缘炎,用蜂蜜制成5%滴眼液滴眼。治疗鼻炎和鼻窦炎,对慢性鼻炎采用40%蜂蜜行游子透入法治疗,每日1次,电流强度1~5毫安,时间15~20分钟,14次为1疗程。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成人每日150克,分4次服;小儿酌减。治疗便秘:适用于习惯性便秘,老年和孕妇便秘。 每晨内服,或用20%蜂蜜水灌肠。治疗贫血,对低色素性贫血有效。治疗后血球与血红蛋白有显著的增加。每日用80~100克,分3次服。治疗阴道滴虫,用蜂蜜装入胶囊塞入阴道。此外,对神经衰弱,高血压,肺结核,心脏病,肝脏病等慢性疾患,内服蜂蜜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或调补作用,一般作为辅助用药。最重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两者含量合计约70%。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糊精,树胶,以及含氮化合物,有机酸,挥发油,色素,蜡,植物残片(特别是花粉粒),酵母,酶类,无机盐等。 一般只含微量维生素,其中有A,C,D,B2,尼克酸,泛酸,生物素,叶酸,B6,K等。在含氮化合物中有蛋白质,胨, 也常含甲酸,但含量极低(0.01%以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