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刀背
【名称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概况】: 基源 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爪哇珍珠菜的全草。 原植物 爪哇珍珠菜 Lysimachia javanica Bl.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或斜上,分枝,有棱。单叶互生,膜质;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7cm,全缘,基部下延成狭翅,下面淡绿色,有紫色斑点和疏柔毛,边缘有腺体。总状花序顶生,花排列稀疏;苞片线形或钻状;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白色;花冠白色,5裂,裂片倒卵形;雄蕊5,花药近圆形或椭圆形;子房上位,球形,花柱伸出花冠外。 蒴果球形,褐色。种子细小,卵形,褐色。 花果期4~8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414页.5034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低山山坡草丛中及路边湿地。 分布于四川。。【生药】: 采集 春、夏季采收全草,晒干。 【药性】: 性味 苦、淡,温。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淡,温。” 功效 去瘀,消痈肿。 主治 跌打损伤,扭伤,血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四川常用中草药》:“治跌打损伤,扭伤:蛮刀背9~15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