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鸿胪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鸿胪卿【同义】总目录 鸿胪卿客卿睡卿 鸿胪卿 鸿胪卿官名。南北朝时期梁国置。十二卿之一,掌同鸿胪寺卿。《隋书·百官志》: “(梁官志):鸿胪卿,位视尚书左丞,掌导护赞拜。” (详见:鸿胪寺) ☚ 弘文馆文学直馆学士 鸿胪寺卿 ☛ 鸿胪卿 鸿胪卿官名。“鸿胪”乃大声传赞之意。殿廷典礼,须用大声指导进退拜起之仪节。西汉以秦之典客为大行令,又改大行令为大鸿胪。晋因之。《晋书》卷24《职官志》: “大鸿胪,统大行、典客、园池、华林园、钩盾令,又有青宫列丞,邺玄武苑丞。及江左,有事则权置,无事则省。”南朝之梁设鸿胪卿,位视尚书左丞,常导护赞拜。北齐置鸿胪寺,设卿、丞各1人,掌理番客朝会及吉凶吊祭之事。唐初一度改称司文正卿、司宾正卿,不久恢复旧称,设卿1人,掌宾客凶仪之事及册诸番。明初设殿廷仪礼司司正,后又改设卿1人,正四品,左右少卿各1人,从五品。清顺治元年 (1644) 沿置,设卿及少卿,均满、汉各1人,秩与明代同,隶于礼部满尚书之下。光绪三十二年 (1096)裁废。 ☚ 大理卿 司农卿 ☛ 鸿胪卿hóng lú qīng官名,即大鸿胪长官,汉置,掌归降的少数民族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后汉书·百官二·大鸿胪》,参看"鸿胪"条。 鸿胪卿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大鸿胪置,为十二卿之一,掌接待周边少数民族宾客,朝会礼仪赞导等,九班。陈沿置,三品。北齐置为鸿胪寺长官,兼掌宗教事务,为九卿之一,三品。隋初正三品,炀帝时改为从三品。唐朝加掌丧葬礼仪,从三品。五代沿置。 鸿胪卿官名。梁天监七年(公元508年),改大鸿胪为鸿胪卿,官署称鸿胪寺,属于冬卿。地位相当于尚书左丞,掌导护赞拜。陈制同梁。北魏亦改大鸿胪为大鸿胪卿,第三品,并加置鸿胪少卿。北齐称“鸿胪寺卿”,见该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