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蛇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蛇莓 中药名。 出《名医别录》。别名:鸡冠果,地莓,蚕莓,三匹风,蛇泡草。为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的全草。 多年生草本,多少被毛。根茎粗壮。有多数长而纤细的匍匐枝。 掌状3出复叶具长柄。生于山坡、道旁及杂草间。 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 本植物的根(蛇莓根)亦供药用。 味辛苦,性寒,有毒。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治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汤火伤。《名医别录》:“主胸腹大热不止。”陶弘景:“疗伤寒大热。”《日华子本草》:“通月经, ”内服:煎汤,9~15克(鲜者30~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成研末散。 ❸ 治吐血咯血:鲜蛇莓草60~90克,捣烂绞汁一杯,冰糖少许炖服。 ❹ 治咽喉肿痛:鲜蛇莓草炖汤内服及漱口。 ❺ 治蛇头疗,乳痈,背疮,疔疮:鲜蛇莓草,捣烂,加蜜敷患处。初起未化脓者,加蒲公英30克,共杵烂,绞汁一杯,调黄酒60克炖服,渣敷患处(上3方出《闽东本草》)。 ❻ 治小儿口疮:蛇泡草(研末)、枯矾末,混合,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再撒上药粉。 ❾ 治疟疾,黄疸:鲜蛇莓叶捣烂,用蚕豆大一团敷桡骨动脉处,布条包扎。 ⒀治小儿烧伤:鲜蛇莓捣烂外敷。如创面有脓,加鲜梨头草;无脓,加冰片少许(上2方出《江西草药》)。⒁治癌肿、疔疮:蛇莓9~30克,煎服。⒂治瘰疬:鲜蛇莓草30~60克,洗净,煎服(上2方出《上海常用中草药》)。 现代临床应用:白喉:取三匹风鲜草,捣成泥状,加2倍量的冷开水浸泡4~6小时,过滤即成50%浸剂。服时加糖调味,日服4次。细菌性痢疾:以蛇莓制丸,每服9克,或制成糖浆,每服20~40毫升(小儿减半),内服3次,5~7天为1疗程。对高热、脱水、腹痛等配合常规处理。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取鲜蛇莓60~120克(干品30~60克)、鲜白骨树根(乌柏树根Sapium sebiferum Roxb.)15克(干品9克),水煎2次分服。每天1~2剂。加减法:阑尾脓肿病例加皂角刺9克,急性阑尾炎合并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加用行气活血之药。并稍加大蛇莓用量(每日鲜品不得超过180克,干品不得超过120克);若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则配合通里攻下药,如铁扁担(鸢尾科蝴蝶花Iris tectorum Maxim.)鲜根15克,磨水成浆顿服,或甘遂末每次0.9克冲服。种子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53.1%),非皂化合物有烃、醇和甾醇,甾醇中的主要成分是β-谷甾醇(占总甾醇量的89.5%)。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