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诬
❶ 犹虚诞﹐虚妄。 《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唐}{孔颖达}疏:“盖贱其虚诬﹐鄙其妖妄﹐故无所取之也。”{清}{李渔}《奈何天·分扰》:“第四著:愁反间﹐逆料虚诬。”《旧唐书·皇甫镈传》:“事皆罔蔽﹐言悉虚诬﹐远近咸知﹐朝野同怨。”{章炳麟}《东夷》诗之六:“一朝时世异﹐谱牒皆虚诬。” ❷ 捏造事实加以毁谤或陷害。{晋}{葛洪}《抱朴子·讥惑》:“吾闻{晋}之{宣}﹑{景}﹑{文}﹑{武}四帝﹐居亲丧皆毁瘠踰制……于时天下之在重哀者﹐咸以四帝爲法﹐世人何独不闻此而虚诬高人﹐不亦惑乎?”{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恶直之人﹐憎于非党……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