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供应经济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供应经济学

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新兴的保守主义派别。因反对凯恩斯主义,着重于经济的供给即生产方面而得名。又称弹性学派。
供应经济学(Supply-Side Eco-nomics)的形成,至今只有十余年的历史。进入本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日益加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出现生产增长停滞,物价持续上涨的局面。由于无力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西方经济学界的保守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派别纷纷出笼,其中美国的供给学派异军突起,发展之迅速十分引入注目。
供给学派的主要倡导者是孟德尔(Robert Mundell)、拉弗(AurthurB. Laffer)、万尼斯基(Jude Wan-niski)、罗伯茨(Paul Craig Ro-berts)、屠利(Norman Ture)、吉尔德 (George Gilder)、克里斯托尔(Irving Kristor)、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伊文思 (Mi-chael K. Evans)等。这个学派最初以《华尔街日报》作为理论宣传阵地,其发展是与美国政界的支持分不开的。
在理论上,供给学派公开主张摒弃凯恩斯主义,要复活“古典派”的经济理论,以萨伊定律作为其理论基础。
按照萨伊定律,在完全自由竞争机制的调节下,卖与买是统一的,供给会自动创造自己的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一定相等,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也不可能发生严重的物价上涨。这个错误的理论,在凯恩斯主义产生前的一百五十多年间一直被奉为资产阶级的正统经济理论,直到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发生后才宣告破产,此后凯恩斯主义便一直盛行于西方经济学界,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但时隔三十多年后,萨伊定律又死灰复燃,重新被供应学派原封不动地搬出,以至一些西方经济学者称之为 “名实相符的返祖现象”。
供应经济学理论的矛头所向是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主义认为是“需求自行创造供给”,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中需求是首要的,大量失业的存在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主张由政府对经济加以调节和干预,人为地刺激需求增长,以实现充分就业。供给学派认为凯恩斯颠倒了供给和需求间的因果关系,现在应当再颠倒过来,是“供给创造需求”,只有供给即生产才是需求的唯一源泉,促进生产增长的最好办法是着重于供给方面而不应当着重分配和需求。供给学派尖锐地指出,战后美国经济中存在的失业问题,并不是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是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所造成的后果。他们论证说,政府采取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社会福利支出,却反而使得失业人数增多;并且,政府增加开支或减税,并不一定会导致生产的增长,而很可能只是将可支配收入的使用权从一些人手中转到另一些人手中; 同样,如果政府只是单纯增加货币供应量,那只会引起通货膨胀。供应学派还认为,美国各届政府片面强调刺激需求,而完全忽视了积累在提高产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所制订的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计划都阻碍了人们储蓄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储蓄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和劳动生产率下降,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滞。供给学派认为,导致滞胀的根本原因是根据凯恩斯主义制订的需求管理政策。
从重视供给方面出发,供给学派强调生产率下降是美国经济衰退的最重要原因,并认为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的规模,从而最终取决于储蓄的多少。他们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政策主张,以期鼓励个人和企业多生产多工作,增加储蓄和投资。其中最基本的是大规模减税政策,供给学派将它视为使美国摆脱当前经济困境的基本手段。其理论根据是,经济之体进行活动的最终诱因是获得纳税后的报酬净额,这种报酬越高,劳动或投资的积极性越大,反之亦然。因此他们认为,政府的税收政策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供给学派为了使人接受其主张,极力宣扬减税对经济的种种好处,认为减税能刺激工作热情,刺激个人和企业增加储蓄,从而扩大投资,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他们绘制了一条山丘状的 “拉弗曲线” (The LafferCurve),来说明政府的税收总额不光取决于税率的高低,而且还要看其税基(国民收入)的大小。当税率高到深入禁区时,会挫伤个人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使个人和企业缩减储蓄和投资,使得国民收入下降,从而税收减少; 相反,若降低税率,则税收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可以增加。一部分激进的供给学派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当前的累进所得税率和企业税率已经深入禁区,必须减税。他们的主张主要是减少个人所得税,特别是要降低边际税率,并通过加速折旧的途径削减企业税。他们宣称这样做并不需要同时削减政府支出,也不必担心通货膨胀,因为减税促进经济活动扩大所增加的税收将超过减税所缩减的税收。但是也有另一部分较温和的供给学派经济学家认为不一定会如此,因此还需要适当地削减政府的非军事支出,特别是要减少社会福利费用。至于上述做法将会加深贫富不均的问题,供给学派并不加以掩饰。
萨伊定律的前提条件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因此供给学派强烈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减少限制性的法令和规章条例,以利于企业自由地进行经营。此外,在货币政策方面,供给学派还提出了恢复金本体制的主张。
供给学派的主张很快受到了美国统治阶级的重视。里根就任第四十届美国总统以后,将供应经济学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并任命了一些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担任政府要职,使得供应经济学一下子由少数人鼓吹的一种理论变成了美国的一项官方政策,一时间名声大噪,身价百倍。
虽然里根政府为供应经济学理论提供了试验场地,但并不是对其全盘加以接受,里根就职后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实际上是以供给学派的减税主张为核心,兼收了预算平衡论和货币学派的一些主张拼凑而成的。因此,美国政府现行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被称为“里根经济学”。
供给学派出现的时间不长,其理论体系还不完整、严密,经济学界对它的评论褒贬不一,在它的内部意见也不是完全一致,它的政策主张在施行过程中还面临着种种困难,其成功与否,将对西方经济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而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
阅读书目:《供应学派》章嘉琳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