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虎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虎符 中国古代调发军队的一种信物。 由左右两半组成。其形似虎,故名。 《七国考·魏兵制》:“虎,威猛之兽,故以为兵符”。 战国至秦,各国调发军队都用虎符,右半个虎符在国君,左半个虎符在统兵将帅。 凡用兵50人以上,必须左右虎符会合,否则,任何人不得擅调军队。1978年,在西安市南郊曾出土一秦虎符,其铭文曰:“兵甲之符,右在军,左在杜。凡用兵兴士,披甲五十人以上,必会符,乃敢行之”。入汉,曾一度用“羽檄”代之,参见“羽檄”。 后世间有用虎符者,亦有用“铜鱼符”,“金鱼符”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