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蘸
《广韵》庄陷切,去陷,庄。 ❶ 谓将物体浸入水中。《楚辞·大招》“魂乎无东,{汤谷}}只”{汉}{王逸}注:“或曰::,水蘸之貌。 ”{洪兴祖}补注:“蘸,没也。”{唐}{韩愈}《题于宾客庄》诗:“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明}{徐渭}《七里滩》诗:“浅水矾头蘸几堆,清涎齿缝破生梅。” ❷ 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物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水浒传》第三一回:“〔{武松}〕连吃了三四锺,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著血,去白粉壁上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忽然又伸出一个指头儿,蘸些唾沫,在桌子上写字,蘸一口,写一笔。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前线童话》:“用一个烧死的麻雀,蘸芝麻盐吃。” ❸ 用同“[站]”。驿站。{宋}{彭大雅}《黑鞑事略》:“置蘸之法,则听诸酋头项自定,差使之久近{汉}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