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根
【概况】: 基源 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野蔷薇及粉团蔷薇的根。 原植物 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粉团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var.cathayensis Rehd.et Wils. 余项参见“蔷薇花”条。 。【生药】: 采集 全年可挖根部,除去泥杂,洗净晒干。 【化学】: 含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1]、β-谷甾醇,2α,19α-二羟基乌苏酸、野蔷薇甙(Rosamultin)(1)[2]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69;17∶2223 [2] 药学学报 1983;18(4)∶314 【药性】: 性味 苦、涩,凉。 ❶ 《日华子本草》:“味苦、涩,冷。” ❷ 《南宁市药物志》:“甘、涩,性平。” 归经 入脾、胃经。 ❶ 《纲目》;“入阳明经。” ❷ 《本草汇言》:“入足阳明经。” ❸ 《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效 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解毒。 主治 肺痈,消渴,痢疾,关节炎,瘫痪,吐、衄、便血,尿频,遗尿,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疮疔疥癣。 ❶ 《别录》:“止泻痢腹痛,五脏客热,除邪逆气,疽癞诸恶疮,金疮伤挞,生肉复肌。” ❷ 《日华子本草》:“治热风毒,痈疽恶疮,牙齿痛,治邪气,通血经,止赤白痢,肠风泻血,恶疮疥癣,小儿疳虫肚痛。” ❸ 《纲目》:“除风热湿热,缩小便,止消渴。” ❹ 《纲目拾遗》:“治肺痈吐脓痰,酒煎服。” ❺ 《浙江民间草药》:“活血调经,清下焦湿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12g。外用:捣敷或含漱。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蔷薇丸(《备急千金要方》)治瘰疬、身体有热及常有细疮、口中生疮:蔷薇根60g,石龙芮、黄芪、鼠李根、黄芩、芍药、苦参、白薇、防风、龙胆草、天花粉各30g,山栀120g。 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开水下,日2服。 ❷ 蔷薇汤(《千金翼方》)治积年口疮不瘥:蔷薇根30g,水煎含之,良久吐之,再含之。 ❸ 蔷薇根散(《太平圣惠方》)治口舌疮、攻胸中皆生疮:蔷薇根皮120g,黄柏、升麻各60g,生干地黄150g。研为散,每服15g,水煎含咽。 ❹ 蔷薇根膏(《太平圣惠方》)治齿 :蔷薇根90g,地骨皮、葱根、胡粉各30g,蜡0.3g。前3味水煎取汁,以重抄纸半张浸之,晒干再浸,汁尽为止;晒干,以粉、蜡涂之,剪成条子,夜卧贴之。 单方应用 ❶ 《中国民间小单方》:“治小便失禁:蔷薇根60g煮汁饮,每晚1次,连服7日。” ❷ 江西《草药手册》:“治夏天热疖:鲜蔷薇根90g,煎水代茶。” ❸ 《贵州草药》:“治烫伤:蔷薇根、斑鸠毛各等量,煨水洗伤处。” ❹ 《贵州草药》:治跌打劳伤:蔷薇根30g,煨水成浓汁,兑酒服。” ❺ 《贵州草药》:“治吐血或痔疮出血:蔷薇根30g,煨水服。” ❻ 《上海常用中草药》:“治关节炎、半身瘫痪、月经不调、白带、口腔糜烂:野蔷薇根15~30g,煎服。” 食疗 ❶ 《青岛中草药手册》:“治妇女月经过多、老幼尿频:鲜蔷薇根30g,炖瘦猪肉食。” ❷ 《青岛中草药手册》:“治习惯性鼻衄:蔷薇根30g,炖母鸡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