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蔡廷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蔡廷锴 【生卒】:1892—1968 【介绍】: 广东罗定人,字贤初。 1920年入广东陆军讲武堂受训。次年入粤军第一师,任连长、营长。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任第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团长,新二十四师副师长。1927年调任第十师师长。 8月,所部在第十一军副军长叶挺指挥下参加南昌起义。后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军长兼第六十师师长。 1932年1月28日指挥十九路军在淞沪地区抗击日军进攻达33天,使日军三次增兵、三易其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淞沪停战后,任十九路军总指挥、福建绥靖公署主任。 1933年春日军进犯热河时,曾请缨北上抗日,并组织派出了援热先遣军。同年10月派代表与红军签订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11月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任政府委员和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事败后流亡国外。 1935年抵香港,与李济深等人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大同盟,主张联合各党各派,团结一致,实行抗日。七七事变后,赴南京任大本营上将参议官。 1938年赴粤,被推举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队统率委员、常务委员,指挥西江南路团队。 1939年历任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桂南会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与李济深、李章达等在广州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任主席。1948年1月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9月赴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当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第三、四届副主席等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