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广韵》莫结切,入屑,明。

❶ 细小;轻微。{汉}{扬雄}《法言·学行》:“视日月而知衆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衆説之小也。”{宋咸}注:“蔑,微也。”{汉}{王符}《潜夫论·论荣》:“仁重而势轻,位蔑而义荣。”
❷ 轻视;侮慢。《国语·周语中》:“{狄},犲狼之德也,{郑}未失{周}典,王而蔑之,是不明贤也。”{俞樾}《群经平议·国语一》:“《説文·心部》‘懱,轻也’,蔑即懱之叚字……下文‘{单襄公}聘于{宋}’章曰:‘是蔑先王之官也。’蔑亦轻慢之意。”{晋}{左思}《咏史》之八:“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疎。”{唐}{韩愈}《县斋有怀》诗:“事业窥{臯}{稷},文章蔑{曹}{谢}。”
❸ 削灭;抛弃。

《易·剥》:“初六,剥牀以足,蔑贞,凶。”{王弼}注:“蔑,犹削也。”{高亨}注:“蔑即弃去。”{明}{刘若愚}《<酌中志>自序》:“{高印公}利令智昏,听谗蔑理,而茕茕若愚,拔之前列矣。”
❹ 无;没有。《诗·大雅·板》:“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毛}传:“蔑,无。资,财也。

”《史记·孔子世家》:“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虽欲从之,蔑由也已。”《新唐书·突厥传赞》:“自《诗》《书》以来,伐暴取乱,蔑如帝神且速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即小学一端,门逕十数,古今博洽,蔑能相兼。”
❺ 指默。

参见“[蔑然]”。
❻ 副词。表示否定。《左传·成公十六年》:“宁事{齐}{楚},有亡而已,蔑从{晋}矣。”
❼ 通“[末]”。《逸周书·祭公》:“兹申予小子,追学于{文}{武}之蔑。”{王念孙}《读书杂志·逸周书四》:“予谓蔑与末同。{穆王}在{武王}后四世,故曰追学于{文}{武}之末。《小尔雅》曰:‘蔑,末也。

’”
❽ 目红肿不明。《文选·宋玉<风赋>》:“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

中脣爲胗,得目爲蔑。”{李善}注:“《吕氏春秋》曰:‘气郁处目,则爲蔑爲盲。’{高诱}曰:‘蔑,眵也。’蔑与与古字通。


❾ 古地名。即{姑蔑}。

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四十五里。《春秋·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❿ “[衊]”的简化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