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莱菔子(图38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莱菔子(图381)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原植物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均为栽培。其根肥大,多供食用。 【性状鉴别】 种子呈类卵形或椭圆形,稍扁。长2.5~4mm,宽2~3mm。表面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扩大镜下观察可见表面有细密的网状纹理,较宽端有深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系折叠子叶及胚根形成的痕)。种皮薄,易碎,破开后可见子叶2片,黄白色或黄色,有油性。气无,味淡微苦辛。 以粒大、饱满、坚实、红棕色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二)切制 用时捣碎。 (三)炮炙 1.炒制 (1)炒黄:取净莱菔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2)炒焦:取莱菔子置锅内炒至微焦;或用微火炒15分钟左右,至有响声,外壳有焦斑为度。 2.盐制 取莱菔子加盐水炒至变色。 【性味归经功效】 平、辛、甘。归脾、胃、肺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应用】 1.食积气滞证 本品能行气消胀。故用之治疗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吞酸等证,常与神曲、山楂、陈皮等配伍;若食积泻痢、里急后重,可与枳实、木香、大黄等配伍。 2.胸闷食少,咳喘痰多等证 本品有降气化痰,平喘功效,治疗上述之证,常与苏子、白芥子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6~10g。 风痰宜生用;消食化痰宜炒用。 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备注】 《本草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疱疹。” 本品含少量挥发油。并含芥子碱、芥子碱硫酸氢盐、莱菔子素以及生物碱、黄酮等。本品炒用大于生用。本品有降压作用;对葡萄球菌及大肠、痢疾、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