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芎弃于泽洲兮,爮瓥蠹于筐簏。
【集校】: 洪兴祖:莞芎弃于泽洲兮,爮瓥蠹于筐簏。 校语:爮,一,作匏。瓥,一作蠡。 爮与匏同,一音雹。 黄省曾:莞芎弃于泽洲兮,爮 蠹于筐簏。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朱多煃:莞芎弃于泽洲兮,爮 蠹于筐簏。 庄允益:同朱本。 刘师培:《御览》七百六十二引作“藏匏蠡于筐簏。” 。【集释】: 王逸:莞,符篱也。 芎,芎穷也。皆香草也。爮,瓠也。 ,瓢也。
方爲筐,圆爲簏。言弃符离芎穷于草泽之中,藏枯匏之瓢,置于筐簏,令之腐蠹,言爱小人憎君子也。 或曰:蠹,囊。 洪兴祖:莞,音丸。 《本草》:白芷,一名莞,一名芙蓠。《尔雅》莞,芙蓠。 注云:蒲也。《方言》:瓥,陈、楚、宋、魏之闲或谓之瓢。 注云:瓠,勺也,音丽。 黄寿祺:莞(guān),香草名,可织席。蠹(dù),这裏作动词用,收藏。簏(lù),竹子编成的圆笼。 王泗原:囿,于六切(屋韵),簏囿爲韵。莞,音桓,胡官切(桓韵)。芎,音穹,去宫切(东韵)。《广韵》:“根曰芎藭,苗曰糜芜。”爮,解见《九怀·思忠》章。瓥,同蠡,卢啓切(荠韵)。 《説文》:“瓢,蠡也。”徐锴曰:“半破瓢以酌水爲蠡。” 汤炳正:莞、芎,皆香草。泽洲,水中陆地。 爮瓥,“瓥”即“蠡”之异体;爮瓥,谓葫芦所製之瓢。 蠹,朽坏。筐簏,竹编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