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莆仙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莆仙戏 戏曲剧种。 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一带。莆田、仙游归属兴化府,南宋时出现了兴化杂剧。明初吸收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诸声腔的艺术成份形成兴化腔,并称“兴化戏”。原有正生、旦、贴生、贴旦、静妆(净)、末、丑七个行当,故又称“兴化七子班”。 明中叶已盛行,清代又有很大发展。1954年改称“莆仙戏”。唱曲牌,曲牌名多与宋元南戏相同,唱腔结构由几支曲牌组成有“引子、过曲、尾声”的套曲。主要伴奏乐器有大笛(中音唢呐)、吹笛、笛管(与古乐器筚篥相似)等。 表演古朴优雅,风格独特,各行当都有严谨的基本功和专有的程式动作。传统剧目5000多个,代表剧目有《张协状元》、《春草闯堂》、《团圆之后》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