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荅
《广韵》都合切,入合,端。 ❶ 小豆。《晋书·律历志上》:“菽﹑荅﹑麻﹑麦一斛, 积二千四百三十寸。” ❷ 粗厚;厚重。 《汉书·货殖传》:“荅布皮革千石。”{颜师古}注:“麤厚之布也, 其价贱, 故与皮革同其量耳, 非白叠也。荅者, 厚重之貌。 ” ❸ 即渠答。铁蒺藜,一种御敌的器具。 《墨子·备城门》:“二步一荅, 广九尺, 袤十二尺。”{孙诒让}间诂引{苏林}曰:“渠荅, 铁蒺藜也。” ❹ 犹当,对。后作“答”。 《书·洛诰》:“奉荅天命, 和恒四方民, 居师。”{孔}传:“又当, 奉当天命, 以和常四方之民, 居处其衆。”《礼记·祭义》:“祭之日, 君牵牲, 穆荅君, 卿大夫序从。”{郑玄}注:“荅, 对也。” ❺ 见“荅遝”。 ❻ 容量单位。《史记·货殖列传》:“糵麴盐豉千荅。”{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或作‘台’, 器名有瓵。{孙叔然}云: 瓵, 瓦器, 受斗六升合爲瓵。 音贻。”《汉书》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