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苦树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苦树皮 中药名。 见《中国药植志》。别名:苦皮子、赶狗木。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D.Don)Benn.的树皮、根皮或茎木。 分布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广东等地。 性寒,味苦,有毒。清热燥湿,解毒杀虫。治菌痢,胃肠炎,胆道感染,蛔虫病,急性化脓性感染,疥癣,湿疹,烧伤。内服:煎汤,3~9克。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敷。孕妇忌服。治急性化脓性感染:苦木2份,金樱根1份。水煎3次,第一次煮沸2小时,第二、三次各煮沸1.5小时,过滤,合并过滤液,浓缩成膏。 外敷(《中草药通讯》(2):59,1972)木材含苦木素、异苦木素。又含苦树素A、苦树素B、苦树素C、苦树素D、苦树素E、苦树素F、苦树素G、苦木半缩醛A、苦木半缩醛B、苦木半缩醛C、苦木内酯A、B、C、E、F、H、J、K、M、N等。并含倍半萜醇苦木萜醇、生物碱苦木酮碱、甲基苦木酮碱。此外,又含无苦味的四种结晶物质。 果实和核仁含脂肪油,油中有洋芫荽子酸、棕榈酸、月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药理实验表明:苦木素味极苦,可作健胃剂,增进食欲,过量引起呕吐。 对兔静脉注射0.14克即可致死,但它不易自胃肠道吸收,兔肌肉注射30毫克/千克或大鼠肌肉注射20~100毫克/千克,不致产生中毒。以苦木素溶液灌注哺乳动物心脏,可抑制心跳振幅及频率。临床用于❶ 治疗细菌性痢疾:研粉或制成片剂内服,每次1~3克,每日3~4次;或用木质9~15克,每日1~2次煎服。 ❸ 治疗烧伤和外伤:用10%~20%苦树皮煎液洗涤创面,涂以5%~30%苦树皮软膏或撒布粉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