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黄耆
【概况】: 基源 为锦葵科锦葵属植物圆叶锦葵的根。 锦葵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有5种、2变种(包括栽培种)。 原植物 圆叶锦葵Malva rotundifolia L.(M.neglecta Wallr.),又名土黄耆、托盘棵,金钱根(江苏),献干粮、狗干粮(《陕西中草药》)。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深而粗大,圆柱形;植株外倾,多分枝,匍生,略被粗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15cm;叶片圆肾形,长1.5~4cm,宽2.5~6cm,常5~7钝浅裂,边缘具钝齿,两面疏生糙伏毛或无毛;基出脉5~7条。花两性,腋生,在茎基部单生,在茎上部为3~5朵簇生,花梗长2~3cm,被细毛;小苞片3,披针形,离生,被星状柔毛;萼钟状,5裂,裂片卵形,被星状柔毛;花瓣5,顶端微凹,白色或浅粉红色,长为萼的2倍,花瓣的爪具髯毛;雄蕊被短柔毛;花柱分枝13~15。蒴果扁圆形,直径5~6mm,分果爿13~15,被短柔毛;种子肾形,直径1mm。花期4~9月,果期7~10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下册.485页.图153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000m以下的路边、草坡、村舍附近。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 。【生药】: 采集 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药性】: 性味 《陕西中草药》:“甘,温。” 功效 补中益气,利尿通乳。 主治 虚劳、贫血、肺结核、子宫脱垂、肾炎、水肿、小便不利、疮毒。 ❶ 《江苏植物志》:“催乳。” ❷ 《陕西中草药》:“补中益气,托疮毒,利尿,通乳。治虚劳,贫血,肺结核,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水肿,糖尿病,疮肿不易外透,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炖肉30~60g。。【临床应用】: 食疗 ❶ 《陕西中草药》:“治疮肿不易外透:苏黄芪30g。炖鸡肉吃。” ❷ 《陕西中草药》:“治贫血:苏黄芪、菠菜根各30g。炖羊肉吃。” ❸ 《陕西中草药》:“下奶:苏黄芪30g。炖鸡肉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