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剧作家用文字形式表述影片内容的,主要用于拍摄影片、亦可供阅读的一种新型文学体裁。出现于本世纪20年代。巴拉兹《电影美学》:“电影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型艺术后,便不可能再在摄影机前临时设计各种新颖、细微的视觉效果,而要事先作好周密的计划,这时才产生了电影剧本。”在中国,幕表一类东西,就是电影文学剧本的雏型。
电影文学剧本是电影创作的基础,电影文学剧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影片的成败。电影文学剧本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是电影性与文学性的统一,既要有可拍性,又要有可读性,既是电影作品的一部分,又是文学作品。其主要特点,一是形象的可见性。电影是以视觉为主的艺术,电影文学剧本的形象必须是能够用具体画面表现出来的,能够作用于观众视听感官的。一切描写和叙述都应该是可以转化成画面在银幕上表现的。不能象小说那样对人物进行抽象的表述和静止的分析。二是强烈的运动性。电影是动的艺术,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具体行为和动作展示出来,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也必须通过动作或其他物质手段使之外在化。没有动作,便没有运动,也就没有电影。
电影剧作家在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时,应考虑到电影的特点,从拍摄影片的实际出发,用电影的方式思考,用文学的方法表达,使其达到电影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统一。美国电影导演金·维多:“电影剧本应该用摄影镜头来写。”钟惦棐《电影文学断想》:“只有当电影文学家本能地从电影的角度观察生活,按照电影的特征去进行文学构思的时候,我们所得到的,才是电影文学,而不是文学电影或戏剧电影”。弗雷里赫《银幕的剧作》:“电影剧本中的每一句话的美学价值都要由电影的特性来决定”。电影剧作家应运用电影的各种造型元素和声音元素,掌握蒙太奇技巧,注意镜头的灵活运用和时空的自由转换,使剧本的形象具有银幕的造型表现力。
电影文学剧本Dianying wenxue juben
一种以语言文字为材料,按照电影的特性及表现手段,和文学的表现方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文学样式。它是剧本的一种。是未来电影的蓝图。导演进行再创作的依据。电影诞生于19世纪,虽然历史很短,但在所有文学艺术门类中,它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世界上众多的观众。作为电影这门综合性艺术中,最活跃、最基本的文学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影文学剧本的特性:电影文学剧本具有“文学性”和“电影性”双重特性。它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
❶它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以人和人的灵魂、人的感情为研究对象和描写对象。
❷具有叙述性。
❸常借用文学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
❹以书面语言为基本材料。但电影文学剧本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标志,是它具有电影性。具体表现在:
❶造型性。电影文学剧本要求在文字表现上力求视觉化。以利于电影作品的拍摄,达到直接造型的目的。
❷镜头感。电影是靠不断流动的视觉镜头和画面的展现来进行叙述和描写的,因此电影文学剧本的文字描述必须具有鲜明的镜头感,这主要依赖于蒙太奇语言的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就是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
❸逼真性。电影文学剧本中所描述的一切,要求接近生活,这一点是区别于戏剧文学的主要标志,戏剧文学由于时空的限制,它在舞台上创造的是一个假定性的世界,夸张、虚拟等手段是戏剧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段,而电影文学剧本一般不采用。
❹声画结合。电影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声音是他重要表现元素。因此电影文学剧本不仅要运用台词来刻画人物性格和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同时还要把音响和音乐纳入统一的艺术构思之中,以便与画面结合,扩大和加强画面的表现力。由于题材内容和创作个性的不同,电影文学剧本也有不同的样式和风格。按风格分,有戏剧式、散文式、小说式、诗电影以及哲理片、心理片等。以样式分,有悲剧、喜剧、闹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