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霍姆林斯基,瓦西里·亚历山大罗维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霍姆林斯基,瓦西里·亚历山大罗维奇

【生卒】:1918—1970

【介绍】:

苏联当代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出生在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七年制学校毕业后,又受过一年的师资训练班的培训,从17岁起担任农村小学教师。后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函授部毕业,其后担任过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校长和区教育局长。从1948年开始任巴甫雷什中学校长,直到1970年逝世。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而且也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上百篇论文,一千二百多篇童话、短篇小说等文艺作品。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极其丰富生动,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大胆的、创造性的见解,他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认为,只有全面和谐的教育才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他说:作为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个性是和谐的,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发展。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各方面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发展。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既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同时发挥著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反对那种重智轻体、重才轻德的倾向,认为这种作法妨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二,他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丰富多采、文明幸福的学校精神生活,是使儿童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最好途径。他领导的学校有一套特殊制度:上午上课,下午时间全部用来让学生从事课外自由阅读,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和生产劳动,小学儿童则每周都用一个下午专门进行一次观察大自然的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儿童的求知欲、智力和各种能力都有施展和发展的活动场所,让每个儿童都各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使儿童成为有创造性的人,使学习和劳动变成学生的精神追求,变成达到某种向往或理想的具体行动。

第三,认为德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份。他不同意只重视自然科学知识传授而轻视道德教育的观点,强调世界正进入一个“人的世纪”。他重视青少年的远大理想教育,但远大理想教育不是讲政治道德空话,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千万件“小事情”教育成功的。他经常领导教师研究教育方法,讲求教育实效,反对教师单纯的政治道德说教。他认为空洞的说教是一种“毒素”,只能培养出口是心非的人。

第四,终身致力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但不同意用劳动来代替教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