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橐吾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异名 尖叶橐吾(《西藏常用中草药》)。 基源 为菊科橐吾属植物苍山橐吾的根。 原植物 苍山橐吾Ligularia tsangchanensis(Franch.)Hand.-Mazz(Senecio tsangchanensis Franch.) 形态 多年生草本。 根肉质,被毛。 茎直立,高15~120cm,上部及花序被白色蛛丝状柔毛及黄褐色有节短柔毛,基部残存纤维状叶鞘。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柄,柄长10~20cm,具全缘或有齿的翅,叶片长圆状卵形,长3.5~18cm,宽3~14cm,边缘有齿,基部平截或宽楔形,叶脉羽状;茎中、上部叶无柄、渐小。花序总状,长7~25cm;苞片线状披针形,长达3cm;小苞片线形;头状花序多数,辐射状排列;总苞钟形,长7~9mm,总苞片7~8、2层,长圆形,黑褐色,内层边缘膜质;舌状花黄色,舌片长圆形,长8~12mm;管状花多数,长6~7mm。瘦果白色,长圆形,长5~6mm;冠毛白色。花果期6~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7卷.第2分册.94页.图版22:4-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800~4100m的高山草地、灌丛或林下。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 。【生药】: 采集 9~10月采挖。 【药性】: 性味 苦,温。 功效 散寒,润肺降气,化痰止咳,利尿。 主治 风寒咳嗽,支气管炎,肺结核咳血,咽喉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