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梧桐花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 龙船花(《泉州本草》)。 基源 为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海州常山的干或鲜的花。 原植物 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 余项参见“臭梧桐”条。。【药性】: 功效 祛风,平喘,止痢。 主治 头风,哮喘,痢疾,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研末或浸酒。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安徽中草药》:“治虚实夹杂的哮喘:臭梧桐花15g,佩兰叶、泽兰叶各9g,黄药子30g。酌加冰糖或白糖,煎服。喉咙痒加瓜蒌皮9~12g,剧咳加天竺子12g(打碎)。” 单方应用 ❶ 《医方集听》:“治风气头风:臭梧桐花阴干,烧存性为末。每服6g,临卧酒下。 ” ❷ 《纲目拾遗》:“止痢:隔年臭梧桐花,煎汤服。” ❸ 《泉州本草》:“治疝气偏坠:鲜臭梧桐花15g。捣烂,泡酒服。” ❹ 《安徽中草药》:“治高血压:臭梧桐花9g,开水泡当茶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