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渭
【生卒】:1633—1714 【介绍】: 清初考据学家。 原名渭生,字朏明,晚号东樵,浙江德清人。15岁为诸生,屡试不第。 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举博学鸿儒,拒不就荐。自此无意科举,笃志经学。后入刑部尚书徐乾学幕,乾学死后,颓然还乡,潜心治《易》。一生发奋攻读,长于经学和历史地理学,尤精《易》学。 主要著作有:《易图明辨》、《禹贡锥指》、《洪范正论》、《大学翼真》等。《易图明辨》是其考据力作,前后费时近10年,经万斯同、李塨等人审订刊行,在学界影响颇大,胡氏因此被誉为“当代儒宗”。在该书中,他搜罗汉魏以来各家《易》说,详加考辨,提出“圣人之《易》”和“《易》外别传”之说,前者是一脉相承的《易》学正宗,以程颐《易传》为代表,后者是图书象数之《易》。认为必须把二者严格区别开来,“离之则两美,合之则两伤。”胡氏易学理论开了清代易学复宗汉易的先河,很受后世易学家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