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肉苁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肉苁蓉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肉松蓉、纵蓉、金笋。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salsa(C.A.Mey.)G.Beck、迷肉苁蓉Cistanche ambigua(Bge.)G.Beck或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的肉质茎。 茎肉质肥厚,圆柱形,黄色,不分枝或有时从基部分2~3枝。被多数肉质鳞片状叶,黄色至褐黄色,覆瓦状排列,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2.5厘米,宽4~8毫米,在茎下部者较短且排列较紧密,上部者较长,排列较疏松。 穗状花序圆柱形,长8~25厘米,宽6~8厘米,花多数而密集;每花的基部有1枚大苞片和2枚对称的小苞片,大苞片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小苞片长圆状披针形,与花萼几等长;花萼钟形,淡黄色或白色,长1~1.3厘米,5浅裂,裂片近圆形,无毛或多少被有绵毛;花冠管状钟形,5浅裂,裂片近圆形,紫色,管部白色;雄蕊4,花药倒卵圆形,先端有短尖的药隔,花药与花丝基部被皱曲的长柔毛;子房上位,长椭圆形,花柱细尖。蒴果椭圆形,2裂。 种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6~7月。分布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 ❷ 苁蓉:多年生寄生草本,高达1米。形与肉苁蓉相似,但茎上鳞片状叶呈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厘米,宽4~8毫米,先端渐尖。 花黄色,大苞片线状披针形,近于光滑,小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稍长于花萼;花萼光滑无毛,裂片边缘有细圆齿。分布内蒙古等地。 分布内蒙古等地。春、秋均可采收。 但以3~5月间采者为好,过时则中空。春季采者,通常半埋于沙土中晒干,商品称为“甜大芸”、“淡大芸”或“淡苁蓉”。秋采者,因水分多,不易晒干,须投入盐湖中后,取出晒干,称为“盐大芸”、“咸大芸”或“咸苁蓉”。甜苁蓉呈圆柱状而稍扁,一端略细,稍弯曲,长10~30厘米,直径3~6厘米。 表面灰棕色或褐色,密被肥厚的肉质鳞片,呈覆瓦状排列。质坚实,微有韧性,肉质而带油性,不易折断,断面棕色,有花白点或裂隙。气微弱,味微甜。盐苁蓉形状较不整齐,黑褐色,质较软,外面带有盐霜。 断面黑色,气微,味咸。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 内蒙古产量最大。肉苁蓉:拣净杂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1~2次(如系咸苁蓉,泡尽盐分),润透,切片(纵切),晒干。 酒苁蓉:取苁蓉片,用黄酒拌匀,置罐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加热蒸至酒尽为度,取出,晾干。 (每肉苁蓉100斤,用黄酒30斤)。 味甘酸咸,性温,无毒。入肾,大肠经。 功能补肾,益精,润燥,滑肠。治男子阳萎,女子不孕,带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剂。胃弱便溏,相火旺者忌服。临床用于❶ 治高年血液枯槁,大便燥结,胸中作闷:大肉苁蓉90克,白酒浸,洗去鳞甲,切片,白汤3碗,煎1碗,顿服(《医学广笔记》)。 为末,黄精酒丸服之(《本草拾遗》)。 ❹ 治消中易饥:肉苁蓉、山茱萸、五味子。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盐汤下20丸(《医学指南》)。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及结晶性中性物质。 迷肉苁蓉含有生物碱。药理实验表明:肉苁蓉具有降压和呼吸麻痹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