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耕耙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耕耙耱 中国北方旱地在采行翻耕法后,保墒防旱的耕作体系。 是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采用翻耕法,必须在翻耕后配合适当的整地作业,才能使农田土壤达到地平土细的要求。秦汉时代,在翻耕后,主要靠“摩”来摩平地面和摩碎土块。 但仅靠“摩”还不足以达到整平摩细的质量要求。大约在魏晋时期又发明和使用了铁齿耙,翻耕法才形成了耕后有耙,耙后有耱,这种“耕-耙-耱”“三位一体”的耕作体系。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具体说“耕-耙耱”是耕一遍,耙两遍,耢(即耱)两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