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羖羊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羖羊角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基源 为牛科山羊属动物雄性山羊、盘羊属动物雄性绵羊的角。 原动物 山羊Capra hircus L.。绵羊Ovis aries L. 余项参见“羊肉”条。 。【生药】: 采集 全年皆可采收,杀死后,取角。 中国各地均产。 鉴别 山羊角 角呈长圆锥形而略弯曲。 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质地坚韧,气微,味弱。 绵羊角 角较大,弯曲呈螺旋状,因其品种较多,性状也多样。 加工炮制 取角镑丝即可。 贮藏 置干燥处。 。【药理】:本品(绵羊角Ovis aries L.)100%煎剂,每日0.1ml/10g或按5%浓度混于饲料中给于接种艾氏腹水癌后3d的小白鼠,给药后wk4,前者按瘤体积计算,其抑制率为79.69%,按瘤重计算,抑制率为75.43%;绵羊角粉混在饲料中喂养者,按瘤体积计算,抑制率为46.24%,按瘤重计算,抑制率为31.65%。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51 【药性】: 性味 咸,凉。 ❶ 《本经》:“咸,温。” 功效 清热,解毒,明目,镇惊。 主治 风热头痛,烦闷,吐血,肿毒,青盲,小儿惊痫。 ❶ 《本经》:“主青盲,明目,杀疥虫,止寒泄,止惊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烧存性入散剂。外用:烧研调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肘后方》:“治身面卒得赤癍,或瘭子肿起:羖羊角,烧灰,鸡子清和涂。” 单方应用 ❶ 《圣惠方》:“治风,心烦恍惚,腹中痛,或时闷绝而后苏:羖羊角屑,微炒,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3g。” 缪希雍《本草经疏》:“羊角,乃肺、肝、心三经药也,而入肝为正。《本经》咸温,《别录》苦微寒,甄权大寒,察其功用,应是苦寒居多,非苦寒则不能主青盲、惊悸、杀疥虫及风头痛、吐血也。盖青盲,肝热也;惊悸,心热也;疥虫,湿热也;风头痛,火热上升也;吐血,热毒伤血也;苦寒总除诸热,故能疗如上等证也。其主百节中结气与妇人产后余痛,亦指血热气壅者而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