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地之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地之性 张载对人所禀承的天性的称谓。 张载认为,“天性”是至善至美的,“性于人无不善。”(《正蒙·诚明篇》)所以,从根本上说,人性是善的。 张载把由天性决定的人性,叫做“天地之性”。 在他看来,天地之性是至善至美的。 后来,天地之性成为宋明理学的术语,有时也把天地之性称为天命之性、义理之性、本然之性。张载也承认,在现实的人性中,也有恶的因素。 对此,张载解释说,人的本性是善的,但由于每个人所禀的“气”有偏正之不同,于是人有性善与不善之区别。由“气”禀不同所形成的这部分性,张载把它叫做“气质之性”。 在张载看来,气质之性是恶的,但他不是人的本性。所以天地之性是本,气质之性是末。人只要善于从气质之性返回天地之性,尽量发挥其本性,就能成为君子。他在《诚明篇》中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意思是说,天地之性是天性,故在气未聚成形体之前就存在。气质之性是“气”在聚成形体的过程中由气禀偏正所产生的,君子有理由不认为它是人的本性。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概念,是张载对理学的一大贡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