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羊屎条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羊屎条根 【概况】: 异名 羊奶根(《分类草药性》),羊食子根(《四川中药志》),羊屎柴(《纲目》),羊屎条(《分类草药性》),黑汉条、灰猫条(《中药大辞典》)。 基源 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烟管荚蒾的根。 原植物 烟管荚蒾Viburnum utile Hemsl.(V.bockii Graebn.;V.utile Hemsl.var. miinor Pamp.) 历史 羊屎条根收载于《纲目》,李时珍称之为羊屎柴,曰“羊屎柴,生山野。叶类鹤虱,四月开白花,亦有红花者。结子如羊屎状,名铁草子。 根可毒鱼。夏用苗叶,冬用根。”古今所用为同种植物。 形态 常绿灌木,高达2m,枝细长,圆柱形,密被灰白色或带绣色星状短柔毛。 单叶对生,叶柄长0.5~2cm,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片椭圆状卵形,长4~12cm,宽1.5~4cm,先端钝,少有渐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呈微波状,上面暗绿色,微有光泽,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短柔毛,叶脉5~10对,在下面隆起,基部的2对对生。顶生聚伞花序,常为5射出枝,花序直径4.5~9cm;花梗有星状毛;花小,白色,径约8mm;萼管短,5裂,宿存;花冠轮状,裂片5;雄蕊5,著生于花冠内;子房下位,1室,胚珠1,下垂。浆果状核果,卵圆形,略呈压扁状,乌黑色。种子1粒,压扁状。 花期5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10页.图6033)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路旁、林边、荒山及灌丛中。分布于陕西、湖南、四川、贵州。 。【药性】:性味 酸、涩,平。 ❶ 《贵阳民间药草》:“酸、涩,平。” 功效 清热利湿,祛风活络,凉血止血。 主治 痢疾,下血,痔疮脱肛,风湿痹痛,白带,湿毒疮疡,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❶ 《纲目》:“主痈疽发背,捣烂敷之。能合疮口,散脓血,干者为末,浆水调敷。又治下血如倾水,取生根500g,生白酒2L,煮1L,空心随量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煎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贵阳民间药草》:“治热痢:羊屎条30g,大木姜子7粒。煎水服。” 食疗 《贵阳民间药草》:“治痔疮脱肛:羊屎条根60g,炖猪大肠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