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罂粟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罂粟壳 【名称出处】:《本草发挥》 【概况】: 异名 御米壳(《医学启源》),粟壳(《易简方》),鸦片烟果果(《中药志》)。 基源 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罂粟的干燥果壳。 原植物 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 余项参见“鸦片”条。。 【生药】: 采集 当蒴果充分生长而尚未成熟时,果皮绿色或稍带黄色,割取药用的阿片后,摘下果实,除去种子及枝梗,晒干。 药材由政府指定农场生产,销各地。鉴别 性状 蒴果椭圆形或倒卵形,基部缢缩呈壶状,长4~6cm,直径2~4cm。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有纵或横的割痕,顶端有柱头7~15个,辐射状排列成盘状,基部有时残存果柄。果皮硬脆,横切面可见有7~15个胎座,其上有点状突起,为种子脱落残迹。 气香,味微苦。 显微 果皮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列,类方形,壁略厚,外被厚角质层。 中果皮最小为3~4列厚角细胞,其下为薄壁组织,有维管束散在,胎座基部的一个较大,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呈半月形,壁木化。内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壁稍厚,木化,纹孔明显。 胎座薄壁组织中有小形维管束散在。(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第687页.图438) 理化 取样品粉末2g,用乙醇温浸,得浸膏,加3倍量5%盐酸溶出,提取液即为样品液。对照的用吗啡、可得因、罂粟碱。吸附剂为硅胶G。 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氨水(15∶4∶1),展距16cm。展层后用碘化铋钾∶磺碘比钾(1∶1)显色,样品液与对照液在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87页.图439) 加工炮制 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罂粟壳丝或块,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罂粟壳丝100kg,用炼蜜25k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蜜罂粟壳,密闭,置阴凉干燥处。。【化学】: 含生物碱: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罂粟碱、罂粟壳碱(Narcotoline)(1)等[1,2];另外尚含景天庚酮糖(Sedoheptulose)、D-甘露庚酮糖(D-Mannoheptulose)、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赤藓醇(Erythritol)[3]、D-甘油基-D-甘露辛酮糖(D-Glycero-D-mannooctulose)等;并从中分离到多糖类成分[4]。 参考文献 [1] CA 1970;72:136332d [2] CA 1950;44:7027g [3] CA 1971;75:1315s [4] 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2).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380 【药性】: 性味 酸,平。 ❶ 《医学启源》:“味酸、涩。” 归经 入肺、肾、大肠经。 ❶ 《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功效 敛肺止咳,涩肠,定痛。 主治 “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心腹筋骨诸痛,滑精,多尿,白带。” ❶ 《滇南本草》:“收敛肺气,止咳嗽,止大肠下血,止日久泻痢赤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6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❶ 《滇南本草》:“初起痢疾或咳嗽忌用。” 应按国家有关麻醉药品管理规定管理、使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乌梅,治肺气不收,久咳不止之证。 ❷ 配厚朴,治一切痢。 ❻ 配陈皮、砂仁,治小儿久新吐泻、不思乳食、或成白痢。 方选和验方 ❶ 小百劳散(《宣明论方》)治劳喘嗽不已,自汗者:御米壳不拘多少,炒,为末,每服6g,入乌梅同煎,水200ml,温服;食后有汗,加小麦30粒,同煎温服。 ❷ 罂粟散(《普济方》)治小儿久新吐泻,不思乳食,或成白痢:罂粟壳30g(炒),陈皮30g(炒),诃子30g(炮,去核),缩砂仁、甘草(炙)各6g。上为末,3岁1.5g,米饭下,食前。 ❸ 六神丸(《奇效良方》)治泻痢赤白,腹痛不可忍,痢久不止:罂粟壳(蜜炙)30g,青皮(去白)、陈皮(去白)、乌梅肉、炮姜各15g,炙甘草9g。为粗末,每服12g,加乳香1粒,水煎,食前服,日2次。 ❹ 清化丸(《丹溪心法》)治咳嗽气实而无虚热者:罂粟壳(蜜炒)120g,乌梅、马兜铃、天南星(姜制)各30g,人参、款冬花、桔梗各15g,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含化。 ❻ 粟壳饮(四川中医 1985;(2))治各种慢性胃肠炎、结肠炎、消化不良、特异性胃肠性慢性腹泻、脾肾阳虚型腹泻等:粟壳l0g,金银花30g,山药30g。将银花文火焙干至黄,山药文火炒黄,碾成细末,粟壳加水适量文火相煎冲服药末。 每日2次,1剂服用2次。 单方应用 ❶ 《纲目》:“治久痢不止:罂粟壳醋炙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1丸,水200ml,姜3片,煎汤温服。” 【医药家论述】: ❶ 李杲:“罂粟壳收敛固气,能入肾,故治骨病尤宜。” 又王硕《易简方》云,粟壳治痢如神,但性紧涩,多令呕逆,故人畏而不敢服,若用醋制,加以乌梅,则用得当矣。” 其所结之子形如罂,中有子如粟,可作粥,甚香美(炒之则香),故名其外皮为罂粟壳,药房间省文曰米壳。 其味微酸,性平。其嫩时皮出白浆可制鸦片,以其犹舍鸦片之余气,故其性能敛肺,涩肠固肾,治久嗽、久痢、遗精、脱肛、女子崩带。嗽痢初起及咳嗽兼外感者,忌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