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济范畴的人格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济范畴的人格化 不是把人看作抽象的人,也不是从道义上来看待人,而是把人看作一定生产关系的化身。 马克思说,《资本论》中“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23·12) 例如,“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 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23·260)对于雇佣工人来说,资本家就是吸血鬼。雇佣工人“‘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吸血鬼就决不罢休。”(23·334-335) 但是,马克思不是孤立地看待人,他总是把人放在一定社会历史的生产关系中来考察。他说:“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 ”(23·12)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