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西洋宪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西洋宪章

 即《罗斯福邱吉尔联合宣言》,美、英两国关于反对纳粹暴政和重建和平的声明。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邱吉尔于1941年8月14日在大西洋纽芬兰海面的一艘军舰上会谈后,发表了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声称: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它方面的扩张;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不承认法西斯国家由于侵略而造成的领土变更;努力促使所有国家取得世界贸易和原料的平等待遇;促进各国间的经济合作;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放弃使用武力;两国联合起来打败纳粹暴政等等。这个宣言对当时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有益的作用,也为日后建立联合国打下了基础。

大西洋宪章1941Atlantic Charter

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大西洋某巡洋舰上会晤后发表的一项联合宣言。《宪章》由8条组成,宣布美、英两国的共同政策:(一)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扩大领土;(二)不企图违背有关民族的自由意志而变更领土;(三)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并恢复横遭剥夺的主权和自治权;(四)促进对所有国家所必需的世界贸易以及在平等条件下利用世界原料;(五)为确保各国劳动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安全,促进一切国家的经济合作;(六)希望在最终消灭纳粹暴政后建立能够为各国提供在其境内可以安居乐业的手段,并使其从恐怖和贫乏中解放出来而得以生存下去的和平;(七)创造使全人类都能够在公海上自由航行的和平;(八)放弃使用武力,但在建立广泛的、持久的、普遍的安全保障制度之前,解除侵略国的武装,两国并且赞助与鼓励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这些原则当时被认为是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和平的指导性原则。

《大西洋宪章》

1941年8月9日至12日英国首相邱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大西洋上会晤,制定英美两国国策中的共同原则,于1941年8月14日发表联合宣言,即大西洋宪章,由8项条款组成。这些原则被认为是第二次世大战之后的恢复世界和平的指导性原则。它的宗旨后来为1942年1月1日的联合国家宣言所采纳,关系到后来联合国的成立,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大西洋宪章Atlantic Charter F·D

罗斯福与邱吉尔首相关于和平目标的联合声明,于1941年8月签署。联合声明作如下规定:签署国不谋求领土扩张或其他形式的扩张,不承认违反居民意愿的领土变更; 所有民族拥有自决权;恢复丧失自治权民族的自治权;寻求国家间的合作以改进劳工生活,谋求社会保障和经济调整;战胜敌国后,实现无虞恐惧、无虞匮乏的和平;确立战时中立国船只公海航行自由的权利;裁减潜在侵略国的军备。就其目的而言,大西洋宪章与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原则十分相似,但宪章措辞笼统简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进,其他国家亦表示接受该文件作为战争目的。最后,60个联合国成员国都赞同上述目的。

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Daxiyang xianzhang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全名为《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8月13日签署大西洋宪章。该文件全文共8条,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 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 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 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 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 一般原则, 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意、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 取得世界 “领导地位”。同年9月,苏联等国表示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

☚ 苏德战争   莫斯科会战 ☛

大西洋宪章

国际约章。亦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美国总统罗斯福同英国首相丘吉尔于1941年8月14日在大西洋的纽芬兰海面会谈后发表。是两国关于战争目的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是两国提出的一系列共同原则。美、英两国在宣言中宣称: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得违背有关民族的自由意志而变更领土;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并希望恢复横遭剥夺的主权和自决权;促进世界贸易和平等地利用世界原料;促进各国的经济合作;消灭纳粹暴政,建立使各国可以安居乐业、使所有人类免于恐怖和匮乏的和平;公海航行自由;放弃使用武力,解除侵略国的武装。该宪章发表后,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欢迎,并成为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

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纽芬兰阿根夏湾的军舰上举行了第一次首脑会晤后所宣布的两国国策的某些共同原则。主要内容为: 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 不赞成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 设法恢复横遭剥夺的主权和自治权; 在尊重现有义务的同时,力使一切国家在世界贸易及原料取得上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在最后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使各国安居乐业; 公海自由; 所有各国,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在广泛而水久的普遍安全制度未建立之前,必须解除侵略国的军备。宪章标志英美两国合作的加强。它提出的原则对进一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起了积极作用,也为以后的联合国宪章提供了基础。

☚ 大西洋主义   大西洋联盟政策 ☛
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

又称罗斯福邱吉尔联合宣言。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大西洋纽芬兰海面的奥古斯塔号巡洋舰上举行会谈后发表。主要内容是:两国 “不追求领土及其他方面的扩张”,“凡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两国不愿其实现”;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将努力设法予以恢复; 提倡贸易平等,一切国家不论大小、胜败,“所必需的世界贸易及原料的取得俱享受平等待遇”; “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强调摧毁德国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使全世界所有人享有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 一切人类可以不受阻碍地横渡公海大洋; 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有必要解除侵略国武装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宪章还宣称,两国对世界美好未来的希望将以上述政策原则为依据。大西洋宪章在主要方面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1941年9月在伦敦召开的盟国会议上,前苏联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到9月底,宣布接受宪章原则的国家达到15个。大西洋宪章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在战后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并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国际法渊源之

☚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雅尔塔协定 ☛
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

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的联合声明。1941年8月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纽芬兰海面美舰“奥古斯塔号”和英舰“威尔斯亲王号”上举行会谈。8月14日发表《大西洋宪章》,共8条,主要内容是: 英美不谋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保证一切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贸易往来并获得原料资源;保障国际和平和安全;公海航行自由; 放弃使用武力等。但声明中未提动员一切力量同法西斯斗争、如何消灭纳粹,恢复各民族的独立和主权,也未提及恢复殖民地人民权利和国家主权问题。宣言的发表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为建立联合国打下了基础。

☚ 租借法案   联合国家宣言 ☛

《大西洋宪章》

Atlantic Charter (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纽芬兰海面会谈后发表,故又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

大西洋宪章Atlantic Charter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发表的关于战争目的的联合声明。1941年8月12日,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会议上制定并签署。14日发表。为激发人民的反法西斯热情而提出8条指导性原则:美、英两国“决不寻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同意的“领土易手”;“尊重”各民族的自决权;“在平等条件下”通商和享有世界原料;为“改进劳动水平,发展经济,改善社会治安”,争取“所有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充分合作”;在纳粹政权被摧毁后,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国家在内的和平环境;海上通航自由;建立广泛的永久性的安全体系以确保世界和平等。此宪章的发表为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