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府、路名。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升越州置府,以年号为名。治会稽、山阴(今绍兴市)。辖今浙江诸暨市以北的浦阳江和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市以北地区。元改为路,明初复为府。 1912年废。南宋为两浙东路治所。盛产罗、绫、酒等。明清时为浙东文化中心。 市名。在浙江省东北部、浙东运河沿岸、萧甬铁路线上。辖越城区及嵊州、上虞、诸暨三市和绍兴、新昌二县。春秋为越国都,宋及明、清为绍兴府治。
1950年析绍兴县城区设市,1962年曾撤销,1979年复设市。人口427万(市辖区31.2万,1996年)。工业有轻纺、钢铁、机械、建材、酿酒等。 特产“绍兴酒”。 名胜古迹有沈园、青藤书屋、卧龙山、鉴湖、东湖、禹陵等。有鲁迅故居、秋瑾故居和周恩来祖居。 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县名。 在浙江省绍兴市郊。县人民政府驻绍兴市。 秦置山阴县,隋析置会稽县,1912年两县合并设绍兴县。1981年曾撤销,1983年复置县。 农产以稻、油菜籽、茶叶为主。特产“绍兴酒”、“平水珠茶”。矿产有铁。 工业有酿酒、制茶、丝绸、电子。 名胜古迹有兰亭、太平桥、宋六陵、陈洪绶墓等。 年号。(1)宋高宗年号(1131—1162)。(2)西辽仁宗年号(1151—1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