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生死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生死场 萧红(1911-1942)著。 作者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县人。1927年入哈尔滨一女子中学读书。 1930年为抗拒包办婚姻,出走北京,进女师大附中高中部读书。因家庭胁迫,翌年初返回东北。 日后独自流落,历尽种种危险磨难。1933年与萧军合集出版《跋涉》。1935年出版《生死场》,引起文坛轰动。其它作品还有长篇《呼兰河传》、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 《生死场》是较早出现的描写东北人民在军阀和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下挣扎、觉悟和走向反抗的作品。 在鲁迅的帮助下,于1935年12月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小说前半部描写哈尔滨附近一个村庄的农民在封建压迫下极端贫困、混沌的人生状态:“人和动物一起忙著生,忙著死,大片的村庄,生死轮回著和十年前一样”。农民自发反抗惨遭镇压;愚昧、贫穷、疾病,时时吞噬人的生命;妇女从事沉重劳役且是男人泄欲的工具。 后半部分写农民们在日寇的刀尖下从悲愤绝望中觉醒,走上反抗侵略者的斗争之路,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坚强誓言,激荡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和深厚的民族感情。鲁迅在给《生死场》作的序中指出:“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这完全可以视为是对作品艺术成就的精当评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