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组织留法勤工俭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组织留法勤工俭学 1918年6月毛泽东从杨昌济的来信中,得知吴玉章、蔡元培等正在倡导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 6月下旬,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等10余人聚会,集中讨论新民学会会友向外发展的问题。与会者认为留法运动很有必要,并决定派蔡和森赴北京筹备。蔡和森到北京后,连续给毛泽东写信,急切希望毛泽东能尽快入京。 1918年8月19日,毛泽东第一次去北京。 在京之初,会同蔡和森等人以主要精力从事赴法勤工俭学的组织工作,请华法教育会的领导人李石曾等介绍情况,制定计划,筹措经费,先后在北京大学、保定育德中学、蠡县布里村、长辛店四处,开办留法预备班。毛泽东还多次到保定和长辛店的留法预备班详细了解开办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偕同一批准备赴法的青年离开北京前往上海。3月17日,在黄浦江码头送走了一批赴法青年。 毛泽东积极组织一大批青年出了国,自己却留在国内。对此,他曾解释道:“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