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约翰·包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约翰·包令

【生卒】:1792—1872

【介绍】:

英国外交官、著作家、哲学家。

早年追随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笃信边沁所主张的自由贸易政策。1824年任《威斯敏斯特评论》编辑,后任经理。

来华前曾两度(1835-1837,1841-1849)当选为下院议员。他支持自由贸易,主张撤销谷物法,进行刑法改革和在军队中废除鞭打;主张采用十进位制货币。

曾任驻比利时、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商务使节。1849年4月,借巴麦尊勋爵之力来华谋得驻广州领事职。

未久,上书克拉兰敦(Clarendon)勋爵,主张使用武力迫使清广州当局允许英人入省城,其议未获采纳。1854年2月,继文翰擢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与中国商务监督,受封爵士。

6月,训令麦华陀与其子卢因·包令赴天京等地,了解“太平王党的现状、计划与展望”,“对于扬子江在政治方面和商业方面的情况取得更多的情报”,以便决定英国对华政策,扩大在华特权与利益。接到麦华陀等调查报告后,包令上书英国外相,认为从太平天囯手中得不到实际利益,在宗教、政治等方面,“都不能看到希望和信任”,主张与清政府打交道。11月3日,会同美使麦莲等与清廷代表崇纶、文谦举行天津会谈,提出了18条“修约”要求,包括公使驻京、扩大商埠、修改税则等。谈判没有结果。

同年底,在上海偏袒清军,允诺派兵守护长墙以围困小刀会起义军。次年初,在广州干涉天地会起义,援助清军,企图以帮助清政府镇压中国革命的办法来换取清廷在通商问题上作出让步,扩大侵华特权。1856年10月,包令协同英国署广州领事巴夏礼捏造事实,制造“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去职,由额尔金继任。1859年返英。1861年出任英驻意大利王国专员。早年撰有东欧、尼德兰和西班牙文学的著作及翻译作品,著有《边沁生平及其著作》(1843年)、《暹罗王国和人民》(2卷,1857年)。其子卢因·包令在其死后,编辑出版了《包令爵士自传体回忆录》〔Autobiographical Recollections of Sir J.Bowring,(18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