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溪事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溪事件 1740年荷兰殖民主义者在吧达维亚(今雅加达)大规模屠杀华侨的事件。 亦称红溪之役。荷兰殖民者占领吧达维亚,千方百计招华侨前往开发,华侨人数日增,至1739年定居于吧达维亚的华侨已达15000人以上。后来荷兰殖民者视之为一种威胁,害怕他们与当地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其统治,转而推行排华政策,先后于1706年、1727年、1740年7月下令禁止华人入境,逮捕所谓失业、无居留证和一切可疑的华侨,遣回中国或流放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当苦工,在船上或加以杀害,或绑投于海。 从而激起华侨的愤慨,有的逃出城外,准备自卫。 1740年10月9日荷兰殖民主义者在吧达维亚以搜查武器为名挨户搜捕,杀死所遇到的每一个华侨,医院与监狱内的华侨也无一幸免。城内外约有1.6万名华侨惨遭杀害。600多处的华侨住宅被烧毁。死难华侨的鲜血把吧达维亚的溪流都染红了,故称为红溪事件。 事后荷兰政府害怕清政府采取报复措施,影响和中国的贸易,于1741年遣使中国恢复对华通商活动。清政府却视华侨为“自弃化外”,惨遭杀害系“孽由自作”,置之不问,默认殖民主义者对华侨的屠杀。但华侨没有屈服,他们拿起武器同印渡尼西亚人民联合起来在全爪哇进行长达3年的抗荷战争,迫使荷兰东印度公司改变对待华侨的某些政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