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五加
【名称出处】:《贵州草药》 【概况】: 异名 五爪龙、大血藤(《中药大辞典》)。 基源 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毛枝崖爬藤的茎。 原植物 毛枝崖爬藤Tetrastigma obovatum(Laws.)Gagnep. 形态 木质藤本,卷须不分枝;小枝被柔毛。 指状复叶,互生,具长柄;小叶5,中央小叶倒卵形或狭倒卵形,长达19cm,宽达9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浅锯齿,叶柄被柔毛。聚伞花序,腋生,花小,4基数;花萼裂齿极小,不明显;花瓣4,花瓣顶端常有小尖,扩展;花盘与子房基部合生;子房2室;柱头4裂。 浆果,球形,肉质,直径约1cm。(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998页.2010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长于山坡灌丛中。 分布于贵州西南部、云南南部。。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 【药性】: 性味 辛、涩,温。 功效 行气活血,强筋壮骨。 主治 劳伤,接骨,虚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服。外用:捣绒敷患处。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贵州草药》:“治劳伤:红五加、铁筷子各30g。泡酒服。” ❷ 《贵州草药》:“治虚咳:红五加、淫羊藿根各15g。煨水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