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排中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排中律 逻辑学的一条规律。 根据这一规律,在两个命题中,如某一命题否定另一命题所断定的内容,必然有一个命题是真的。最先提出这一定律的是亚里士多德。 例如:在“太阳是恒星”(A是B)和“太阳不是恒星”(A不是B)这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是真的。 传统的形式逻辑在提到这种命题时,经常是这样来表示排中律的:“A是B,或不是B”(没有第三种可能,拉丁语是tertium non datur)。 排中律常用于证明过程,例如用于反证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